出伏-8月20日文案(2)

#出伏# #三伏天#元代的竹蓑笠翁有诗云:“蚕一二眠催出伏,秧三四叶尚忧风”,是古诗文中对出伏的一道记载。@人民日报 @中国气象数据

出伏之后,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,气候逐渐干燥,气温波动较大,昼夜温差加大,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肠胃炎、感冒等疾病。此时节切忌“乱穿衣”,应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。

从出伏开始到秋分,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、最频繁的时候。昼夜温差较大,“一冷一热”人体血管受刺激收缩,血管阻力增大,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。而且夏秋交接之后,人极易倦怠、乏力。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,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、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,还能把血液中的“坏”物质代谢掉。散步、慢跑、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出伏后,白天热,早晚凉,昼夜温差加大,气候趋于干燥。在这样的天气里,人的皮肤很容易变得紧绷,甚至起皮脱屑,嘴唇干燥,嗓子发干,民间称之为“秋燥”。

对付“秋燥”要多吃粥、多喝水,尤其是蜂蜜水。多食清心润燥的食物,如银耳、百合、梨、葡萄、香蕉、红薯、菠菜、番茄、芹菜等。同时,睡好子午觉。